中新網(wǎng)邢臺9月22日電 (張鵬翔 武娜)扭秧歌、踩高蹺的鄉(xiāng)藝表演,穿著唐裝、手提燈籠的幸福之家……22日,走進河北邢臺“面人宋”宋軍方的面塑工作室,一個個惟妙惟肖的面塑作品,栩栩如生,令人驚嘆。
今年52歲的宋軍方是河北邢臺市任澤區(qū)東固城村人,自小因小兒麻痹癥導致右腿殘疾!拔覡敔敗⒏赣H都會捏面人,當時就跟著學了一些技巧,沒想著靠此謀生!彼诬姺秸f,他先后從事過針灸店、建筑業(yè)、養(yǎng)殖業(yè),直到1998年為了傳承這門手藝,才開始鉆研這個行業(yè)。
面塑,是指以面粉、糯米粉、甘油或澄面等為原料制成熟面團后,用手和各種專用塑形工具,捏塑成各種花、鳥、魚、蟲、景物、器物、人物、動物等具體形象的手工技藝。
為了博采眾家之長,宋軍方于2000年到北京拜著名面塑老藝人馮三杏為師!皫煾甸_始不收,我就天天往師傅家跑,最終被我的堅持打動了,收我為徒!彼诬姺交貞浾f,面對來之不易的學習機會,他白天學,晚上就反復練,慢慢地“十二金釵”、“千手觀音”、“十八羅漢”、“八仙過海”等人物都能捏得惟妙惟肖。
在河北省第四屆殘疾人技能大賽上,宋軍方的參賽作品“千手觀音”被河北省殘聯(lián)收藏。宋軍方說,面塑不等于簡單的捏,一個作品從構思到成品,要經(jīng)過反復推敲與打磨。
手藝提高了,宋軍方又琢磨著改良面團。 “對于面塑作品來說,面團很重要!毕矏坫@研的宋軍方說,經(jīng)過多次實驗,他終于研究出了面團新配方,“用這種面團捏出的作品不崩、不裂、不縮水”。
除了“面人宋”,如今的宋軍方有了更多身份——河北省民間文藝家協(xié)會會員、中國民間文藝家協(xié)會會員、河北省民間工藝美術家。
為了傳承這門手藝,并讓更多人擁有一技之長,宋軍方不但把他的創(chuàng)作“舞臺”搬到了校園,更招收了30多名來自全國各地的學徒,凡是殘疾人,一律免費教學。他說,手藝人也是“守”藝人,只有代代心手相傳,才能讓中華傳統(tǒng)手藝發(fā)揚光大。(完)
本地新聞: |
河北新聞網(wǎng)
河北網(wǎng)絡廣播電視臺
長城網(wǎng)
河北共產黨員網(wǎng)
河青新聞網(wǎng)
石家莊新聞網(wǎng)
|
國內網(wǎng)站: | 中新網(wǎng) | 人民網(wǎng) | 新華網(wǎng) | 中國網(wǎng) | 光明網(wǎng) | 中國日報 | 國際在線 | 中經(jīng)網(wǎng) | 中青網(wǎng) | 央廣網(wǎng) |
中新社分社: | 安徽|北京|重慶|福建|甘肅|貴州|廣東|廣西|海南|河北|河南|湖北|湖南|黑龍江|江蘇|江西|吉林|遼寧|內蒙古|寧夏|青海|山東|山西|陜西|上海|四川|香港|新疆|兵團|云南|浙江 |
本網(wǎng)站所刊載信息,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網(wǎng)觀點。 刊用本網(wǎng)站稿件,務經(jīng)書面授權。
未經(jīng)授權禁止轉載、摘編、復制及建立鏡像,違者將依法追究法律責任。
[網(wǎng)上傳播視聽節(jié)目許可證(0106168)] [京ICP證040655號] [京公網(wǎng)安備:110102003042] [京ICP備05004340號-1]